有個在網絡上認識十多年的朋友。
因為這位老兄生活在有點窮困的地方,所以當年貌似很小就輟學了,結婚的也早,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,大的那個明年進入國中。
他和我抱怨孩子成績不好。
作為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,成績墊底的我,自然安慰他,有不少人經常是後期發勁,我就有個同學到國三,從班級下游的存在直接升到年紀前幾的例子……跌破所有人的眼鏡。
然後他說了一句話……
“哎,希望如你所言,以後能懂事一點吧。”
STOP!
我直接打斷了他的話……我覺得我有必要為差生團體發個言了。
“你兒子不懂事?哪裡看出來的?”
“他不好好唸書啊……”
“不好好唸書等同於不懂事?我長這麼大,見過好多唸書好,但不懂事的孩子,也見過好多唸書爛,但很懂事的孩子啊。”
“懂事怎麼會不好好唸書?”
“那現在給你個機會去唸書,你敢肯定自己一定名列前茅嗎?”
“那我不敢肯定。”
“你三十多的人了,兩個孩子的父親,你不懂事嗎?”
他一下子愣住了,然後隔了很久,才說……
“主要是他學習不自覺啊,我不盯著他就不好好做功課。”
“你憑什麼要他自覺啊?”
“憑什麼?讓孩子自覺一點不是很正常嗎?”
“可世上大多小孩都不自覺啊……誰愛看課本啊!”
“那我希望他自覺嘛。”
“我還希望我爸是馬雲咧,但他是嗎?大家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啊。”
“……你這麼一講,好像有點道理哦。”
必須說,哪怕隔了好幾代,但感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,經常來來去去就是這些,都沒什麼變化呢……
好多人眼裡,孩子好不好,成績真的是最重要的指標了。